最近《花儿与少年》第七季( jì)开播了,首映篇一出来,观( guān)众的反应挺有意思。
大家( jiā)不约而同地发现,这一季( jì)的嘉宾都挺正常,反倒是( shì)节目组有点“不正常”。

明明( míng)是一档标榜“真实”的旅行( xíng)综艺,可看下来总觉得哪( nǎ)里不对劲,像是被精心编( biān)排过的“合家欢”剧场。
艺人( rén)们的一举一动都像是被( bèi)节目组牵着鼻子走,所谓( wèi)的“真人秀”,反而越来越像( xiàng)一场大型“剧本杀”。

就拿分( fēn)钱的环节来说吧。
节目组( zǔ)让七个人用 100 块钱准备一( yī)道中国菜带去大使馆,结( jié)果陈数第一个打电话,张( zhāng)口就要 60 块。

大家一听,心想( xiǎng)这肯定是要做道硬菜吧( ba)?
结果她报了个“鸡蛋炒西( xī)红柿”,弹幕瞬间炸了。
这菜( cài)哪用得着 60?

后来陈数自己( jǐ)也觉得不合适,想退钱,可( kě)节目组不让,非得让她在( zài)群里解释一通,搞得像是( shì)刻意制造矛盾又强行和( hé)解。
这种设计,观众一眼就( jiù)能看出是安排好的戏码( mǎ),可节目组还自以为高明( míng),殊不知大家早就不吃这( zhè)套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选( xuǎn)导游的部分。
龚俊和张晚( wǎn)意提前商量好要一起当( dāng)导游。

那英一开始直接说( shuō)“去机场”,摆明了不想掺和( hé),可 PD 非得在旁边提醒:“您再( zài)仔细看看规则哦,是一整( zhěng)季的导游哦!”

言外之意就( jiù)是,别想躲,你得配合演出( chū)。
最后那英“想通了”,改口说( shuō)“去厨房”,可观众都看得出( chū)来,这不是她的真实意愿( yuàn),而是被节目组“引导”后的( de)妥协。

最让人心疼的是马( mǎ)思纯。她本来就在吃抗抑( yì)郁的药,内心两个自己在( zài)打架,一个想逃避压力,一( yī)个又逼自己勇敢。

当其他( tā)人都去了厨房(导游集合( hé)点),只有她留在车上,说“我( wǒ)们直接去机场等导游吧( ba)”,这明明是个很真实的反( fǎn)应。
有人愿意挑大梁,她就( jiù)想默默帮忙,这有什么问( wèn)题?可 PD 不依不饶,又是提醒( xǐng)“可能不是‘们’哦”,又是暗示( shì)“大家都去了,你不去吗?”。

甚( shèn)至搬出“你以前当过导游( yóu)吧”这种话,摆明了就是要( yào)逼她也去厨房。

最后陈数( shù)还补了一句“没事,我们等( děng)她”,听起来是体贴,可实际( jì)上就是一种隐形的道德( dé)绑架。
仿佛不去就是不合( hé)群,就是不够“团队精神”。

这( zhè)种操作,真的让人窒息。
节( jié)目组嘴上说着“真实记录( lù)”,实际上却在强行制造“全( quán)员积极向上”的假象。
可真( zhēn)正的“真人秀”魅力在哪?
不( bù)就是看不同性格的人如( rú)何在旅行中碰撞、磨合吗( ma)?有人爱出风头,有人喜欢( huān)低调;有人爱张罗,有人宁( níng)愿打下手。
这才是真实的( de)人际关系啊!

可现在呢?
节( jié)目组非要所有人都按他( tā)们的剧本走,搞得像小学( xué)生春游,老师非得让每个( gè)孩子都举手发言,不然就( jiù)是“不积极参与”。

其实观众( zhòng)不是不能接受剧本,但好( hǎo)歹演得像一点吧?
《花儿与( yǔ)少年》第二季为什么能成( chéng)为经典?
就是因为那些真( zhēn)实的冲突和尴尬。
许晴的( de)“上一季更正常”、毛阿敏的( de)“我不想睡帐篷”、宁静的“我( wǒ)不去就不去”,虽然当时被( bèi)骂得很惨,可回过头看,那( nà)才是真实的人性。
而现在( zài)这一季,所有人都在努力( lì)扮演“高情商”“好相处”的角( jiǎo)色,可越是这样,越让人觉( jué)得假。

说到底,节目组可能( néng)误解了“治愈”的意思。
真正( zhèng)的治愈不是强行让所有( yǒu)人笑嘻嘻地手拉手,而是( shì)让观众看到,原来明星也( yě)会犹豫、会退缩、会有私心( xīn),但最终他们还是能找到( dào)自己的方式去面对。
如果( guǒ)连这点真实都不敢呈现( xiàn),那还不如直接拍电视剧( jù),至少人家剧本写得坦诚( chéng)。

《花儿与少年 7》才刚开播,希( xī)望后面的内容能少点套( tào)路,多点真性情。
毕竟,观众( zhòng)想看的从来都不是完美( měi)无缺的童话,而是有血有( yǒu)肉的旅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