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反感现如今主流( liú)三维动画电影中对于「拟( nǐ)真感」走火入魔般的追求( qiú)。
从《玩具总动员》诞生后的( de)这几十年间,三维动画对( duì)细节的呈现愈发惊人,甚( shèn)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 dōu)是衡量一部动画质量的( de)重要标准。
但动画对“拟真( zhēn)”的追求总有极限,越来越( yuè)逼真的水体、烟雾和毛发( fā)质感,光影的渲染几乎与( yǔ)现实无异,一次次由技术( shù)进步带来的视觉奇观也( yě)让观众开始习以为常。于( yú)是我们不禁发问:区分动( dòng)画与真实的那层边界究( jiū)竟如何定义?
是的,观众已( yǐ)经逐渐产生视觉疲劳,虽( suī)然近几年仍然有类似《心( xīn)灵奇旅》这样勇敢挑战画( huà)面维度的意外惊喜,但剩( shèng)余的那些只是庸作,用大( dà)厂的技术实力来掩盖愈( yù)发敷衍套路的剧作。质感( gǎn)上的真实无法弥补其他( tā)方面的虚伪,无节制的细( xì)节渲染只会起到反作用( yòng),甚至近乎于谄谀,最终指( zhǐ)向同一个疑问:在接近真( zhēn)实世界的同时,是否已经( jīng)背弃你作为动画的本质( zhì)?
但《雄狮少年》并不属于此( cǐ)类,我们可以真诚而大胆( dǎn)地以国产动画的标准去( qù)夸赞它在画面细节上的( de)表现。为何?透过技术,观众( zhòng)可以看见支撑在背后的( de)核心文本和视听逻辑,并( bìng)有机会共同唤起观众的( de)情感共鸣。

从影片的第一( yī)个长镜头入手:虚构的摄( shè)影机在动画载体中有着( zhe)比真人电影更加自由的( de)运动范围,摆脱了摇臂与( yǔ)轨道的“限制”,对准主角穿( chuān)过小巷和房屋。流畅的运( yùn)动下仍能发现一些被安( ān)插的现实元素,前景因运( yùn)动而模糊的农村灶头,田( tián)间土路上缓缓驶来的巴( bā)士,以及抬头望去被枝叶( yè)遮挡的烈日。在动画的影( yǐng)像中打下属于现实的锚( máo)点,是《雄狮少年》做的第一( yī)件事。

随后的段落中同样( yàng)如此,场景构成了部分观( guān)众的乡土记忆。小卖部的( de)公用电话,远景的春节焰( yàn)火,乡镇的空间属性和角( jiǎo)色的身份归属被正式确( què)定。而在各种推进叙事压( yā)缩时间的蒙太奇中,小镇( zhèn)的生态环境也被多次呈( chéng)现,天气与植被的反复变( biàn)化是画面节奏的最佳调( diào)剂,也在进一步加深观众( zhòng)对角色居住空间的认知( zhī)。以及更惊人的,是让美术( shù)与技术共同服务于文本( běn),以动画的载体展现岭南( nán)风光的地域性表达,也让( ràng)故事有了可扎根的实际( jì)土壤。

当然,电影并未一直( zhí)都是对真实景观的复原( yuán)再造,其他段落中同样有( yǒu)着“非现实”的气质:比如开( kāi)场的高架采青,两头狮子( zi)以超越凡人的架势无视( shì)物理法则和人体构造上( shàng)下翻飞,虽说这是动画,但( dàn)未免也太过离谱。

而两位( wèi)阿娟在逃避追捕时最终( zhōng)来到了开满木棉花的山( shān)顶,光线与颜色渲染出梦( mèng)幻、不真实的氛围,二人的( de)对话也同样如此,毫无疑( yí)问是做作的、刻意的,甚至( zhì)带着几分虚伪。这些容易( yì)让观众出戏尴尬的情节( jié)设计,某种程度上也是让( ràng)电影落入俗套的 重要途( tú)径 。

没错,是重要途径,而非( fēi)纯粹的缺陷。在中段的转( zhuǎn)折之前,《雄狮少年》是一部( bù)非常典型的俗套化港式( shì)喜剧,甚至可能过于俗套( tào)了。过于老旧僵硬的喜剧( jù)桥段(比如流鼻血),用力过( guò)猛的情绪爆发,以及用儿( ér)化音喊出的激昂口号(粤( yuè)语口音的缺失也让台词( cí)更加出戏)。这些都严重影( yǐng)响观看体验,似乎也是对( duì)周星驰小人物式喜剧的( de)拙劣模仿。
不仅体现在小( xiǎo)情节的设置上,还表现在( zài)大框架的编排中。在前半( bàn)段中,那些俗套的剧作似( shì)乎在贴合观众的观影预( yù)期,天降少女的老梗成了( le)剧情驱动力,集结队伍,拜( bài)师学艺,技艺渐精,战胜强( qiáng)敌。似乎在这之后的挫折( zhé)与战胜都清晰可见,病猫( māo)变雄狮的结果也早已注( zhù)定。
然后电影正式走向了( le)后半段,阿娟的父亲因工( gōng)地意外昏迷不醒,回到家( jiā)中。留守少年多年来的心( xīn)愿却以此种方式实现。而( ér)支撑阿娟学习舞狮的主( zhǔ)要原因,便是前往广州参( cān)赛与父母见面。剧情到此( cǐ)刻却将人物的基本动机( jī)击溃,而这只是开始,困境( jìng)与低迷只是类型片的一( yī)种必然导向,却又不止于( yú)此,不断积压的情绪将带( dài)来影片真正的核心表达( dá)。

地域也从乡镇转向城市( shì),叙事空间的转变直接体( tǐ)现在视觉风格上:青葱植( zhí)被被替换成了钢筋水泥( ní),之前对天气的丰富呈现( xiàn)也已消失不见,高楼之下( xià)望不见天空的存在,只有( yǒu)阴郁。当然,画面细节同样( yàng)丰富,对城市空间的刻画( huà)也在第二幕结束时到达( dá)顶峰。

让我们再度回到文( wén)章开头的论调:三维动画( huà)的质感拟真是否真的必( bì)要?技术不断进步,建模不( bù)断升级,甚至连流体渲染( rǎn)都如此逼真。但画面愈发( fā)接近真实的同时,故事却( què)逐步走向塌陷,形式与内( nèi)容毫无契合,两者存在即( jí)是割裂。于是细节与质感( gǎn)只能沦为一种毫无内涵( hán)的技术霸权,也从来无法( fǎ)与文本产生联结。
好在还( hái)是有一些正面案例的,就( jiù)像去年的《心灵奇旅》一样( yàng),从主角走出医院大门迎( yíng)接纽约街景的那一刻起( qǐ),就能知晓技术该被如何( hé)使用。由视与听出发却能( néng)牵连其他感官的反应,以( yǐ)动画载体再造的现实空( kōng)间成了另一种视觉奇观( guān)。除此之外,还有足够轻盈( yíng)纯净的视觉概念,由想象( xiàng)力所引申出的维度实验( yàn)(二维线条生命在地球漫( màn)游),以及戏剧高潮那段有( yǒu)关火花的蒙太奇,情感能( néng)量的爆发从日常生活的( de)琐碎细节中生成,所以材( cái)质的真实绝对必要,因为( wèi)它们共同编织出了通往( wǎng)影片主题的共鸣可能。

同( tóng)样在《雄狮少年》中,技术与( yǔ)美术的背后有着扎实的( de)文本支撑。第二幕的情绪( xù)积压到顶点后,观众迎来( lái)了全片的高光时刻:前往( wǎng)上海之前,阿娟来到屋顶( dǐng)独自舞狮。墙上的锻炼计( jì)划,地上的梅花桩图案,以( yǐ)及杂物堆叠起的高台,都( dōu)在诉说着他从未放弃的( de)事实。开始独舞,步伐从生( shēng)疏磕碰到行云流水,分镜( jìng)也在不断积蓄能量,当狮( shī)头冲破黑暗迎接朝阳时( shí),观众与角色真正达成共( gòng)感,以动作发出的无声呐( nà)喊也瞬间停顿。


阿娟走向( xiàng)天台边缘,张开双臂迎接( jiē)旭日初升。心中的鼓点也( yě)在此刻化作城市的吐息( xī),情绪随之发散到各个角( jiǎo)落,从天桥到地铁,从房地( dì)产中介的自我激励到车( chē)间工人们的背影,城市的( de)生态与鼓声共鸣,再度凝( níng)聚,迎向少年阿娟的拥抱( bào)。 几乎是整个2021年国产商业( yè)片序列中最动人的影像( xiàng)时刻。

但除去( qù)观感上的圆满,那些突兀( wù)而生硬的设计也同样值( zhí)得关注。比如在第一场正( zhèng)式比赛时,故事重点却突( tū)然调转到师傅身上,而几( jǐ)乎省略比赛过程(确实是( shì)败笔)。而某些为了强调男( nán)主悲惨境遇的情节也确( què)实过火(下下铺,以及多次( cì)出现的霸凌),严重影响观( guān)感。
但有些设计在破坏观( guān)感的同时,似乎也在有意( yì)无意地否定前半段的庸( yōng)俗。 两位阿娟在广州的再( zài)会便是典型,从之前开满( mǎn)木棉花的梦幻场景跌落( luò)回现实中被阶级屏障隔( gé)开的车舱。也是同一套鸡( jī)汤,第一次是尴尬点题,第( dì)二次变作窘迫与讽刺。木( mù)棉花再度跌落时,狠狠砸( zá)向现实的水潭。
而在第三( sān)幕的舞狮大赛上,女阿娟( juān)的男友不合时宜地出现( xiàn),替观众和主角共同浇了( le)一盆冷水。让人迷惑,但却( què)十分必要,因为这一情节( jié)的设立就是为了击碎前( qián)半段油腻的天降少女套( tào)路,遏止了烂俗情感线的( de)可能。此刻阿娟最初舞狮( shī)的目的(见到父母和女孩( hái))皆以背弃预想的方式实( shí)现,但这也使得阿娟最后( hòu)的行动更加纯粹,不被他( tā)者所决定的意志,那句“病( bìng)猫变雄狮”的口号也终于( yú)落在实处。

有关结局的设( shè)计,很多人会根据该片前( qián)后剧作风格的变动而认( rèn)定这是一部更加温和的( de)《百万美元宝贝》;也可以通( tōng)过主角负伤上阵的执念( niàn)来判断,情绪近似《灌篮高( gāo)手》中樱木花道的最后一( yī)战,他们所剩下的,只有「现( xiàn)在」。

但换个角度想想,阿娟( juān)最后跳擎天柱的行为稍( shāo)一思考便不可理喻,现实( shí)主义的外壳随花瓣脱落( luò),露出张牙舞爪的雄狮童( tóng)话。而再联想起一些对照( zhào)情节(未能跳过擎天柱的( de)师傅,和摔伤昏迷的父亲( qīn)),这一行动本身便带着强( qiáng)烈的自毁倾向,鲁莽而迷( mí)人。
从这个角度切入,似乎( hū)与《爆裂鼓手》更有相通之( zhī)处:在视听高潮的层叠推( tuī)进下,观众与那些曾经对( duì)立的角色一起共振,现实( shí)被抛向脑后,鼓点与姿态( tài)才是唯一可被感知到的( de)真实。励志的伪命题下是( shì)一次耀眼而简短的飞升( shēng),以狮的形象让大佛露出( chū)平凡面容,正如影片的标( biāo)题所言: I Am What I Am 。
杂言
唐氏综( zōng)合征,眼间距,奥斯卡,国外( wài)拿奖。除此之外还有更多( duō)更多,当舆论开始倾倒向( xiàng)一方时,“攻击”本身即是一( yī)种正确的答案,在此之上( shàng)被扭曲的话术也无关紧( jǐn)要,它们被更加“高尚”的道( dào)德立场所掩盖。
知乎、贴吧( ba)、NGA,以及更多的平台针对开( kāi)展团建。你发现他们的话( huà)语几乎如此一致,观点近( jìn)乎趋同,要比他们口中的( de)水军更像水军,而支付他( tā)们酬劳的往往是虚无缥( piāo)缈的国产化白左主义,也( yě)是更加极端的政治正确( què)。
同样的,舆论的雪球越滚( gǔn)越大,事实与谎言在复制( zhì)粘贴转发中已失去其应( yīng)有的含义,乐子人式的嬉( xī)闹才是目的。那些预测与( yǔ)说教(未来会有更多人拍( pāi)眯眯眼作品),其背后承载( zài)的民族大义也逐渐变的( de)廉价。而那些尖锐批判影( yǐng)片现实主义的论调呢?我( wǒ)们都知道,评判标准可以( yǐ)随电影灵活改变,下一部( bù)就会变成天衣无缝的赞( zàn)美。
在狂潮下,交流的希望( wàng)如此渺茫,只能与自己的( de)回声对抗。
于是再见影评( píng),电影已无法代表它自己( jǐ),唯有立场和舆论才是真( zhēn)理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