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很惊艳!一个东欧女孩被军官询问她舅母的住址,女孩非常惶恐,没有回答。军官说,你不想说可以写下地址。下一幕,Laszlo在去往纽约的客舱里面醒来,客船到达了纽约,是时候离开客舱了,客舱里一片混乱。Laszlo一开始醒来的时候甚至找不到自己的行李,然后他拿着行李去出口,旁白响起来Laszlo的老婆Erzsébet的来信:她们在欧洲大陆忍受着战争的摧残,幸好自己的外甥女来到了自己的身边——开头那个东欧女孩就是Laszlo和Erzsébet的外甥女(是Laszlo的姐妹的女儿)。然后,船舱的门打开了,Laszlo走到了外面,这时小号声响起了,Laszlo抬起头,看到了自由女神像,旁白还在继续,但是因为字幕是黄色的,我也不懂匈牙利语,所以压根没看清字幕。无论如何,Laszlo总算是到达了美国。

小号声真好听!
Laszlo的扮演者是Adrien Brody,他曾经凭借《钢琴家》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是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如果2025年3月2日甜茶拿了最佳男演员奖,那这个记录就被打破了)。之前看到有人开玩笑,说Adrien Brody长着一张1940年代的犹太人的脸,我很赞同。不同于《钢琴家》里面Adrien Brody扮演的流落至集中营的犹太人钢琴家,在《粗野派》里面,Adrien Brody扮演的Laszlo顺利地离开了欧洲来到了美国,Laszlo是一个犹太人建筑师。


《粗野派》很显然是一个移民故事。但是由于《钢琴家》的存在,《粗野派》也像是一个平行宇宙的故事:如果那个犹太人没有流落至集中营,如果他成功逃离了纳粹的魔爪来到了美国,他的命运是否会好一些呢?
《粗野派》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Laszlo的经历展示了美国梦的破灭。而作为看过《钢琴家》的我给出的答案是:去美国比去集中营好,但不是最好,至少对于Laszlo来说不是。
Laszlo刚到美国的时候找了一个sex worker,sex worker给了Laszlo一个handjob。我对这一段的理解是:初到美国的Laszlo是有欲望的,但是他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其实后来Laszlo的妻子来到美国的时候,也是给了Laszlo一个handjob。在快到了片尾的时候,Laszlo才和Erzsébet有了一场痛快的性爱。
为什么Laszlo来到美国或许比进集中营好一些,但是也没有好很多呢?因为接下来,Laszlo开始了他异常艰辛的营生。很多移民都是这样的,因为在自己的国家活不下去了才来到了美国
坐上大巴来到了费城,Laszlo来投靠他的表兄。坐大巴这一段,caption在银幕上走过,非常有创意的报幕方式,而且字体好漂亮。
Laszlo的表兄经营着一个小小的装修公司。而且Laszlo的表兄还把名字改了,他说:这个国家是catholic。虽然美国并没有集中营,但是仇犹这件事情是全世界泛滥的,连我爸妈都不喜欢犹太人,可问题是我爸妈也没见过犹太人啊!

某一天,Laszlo表兄的公司接待了Harry(Joe Alwyn饰演),Harry说他想要Laszlo改造他们家的图书馆,给他的爸爸一个惊喜。好不容易接到活的Laszlo撸起袖子开始干活,同时还把在食物救济站遇到的黑人朋友也拉进来一起干。结果,Harrison(Harry的爸爸,图书馆的真正的主人)回到家的时候非常生气,因为他不喜欢惊喜。然后甲方就没付钱。Laszlo的表兄把这段糟糕的经历归咎于Laszlo,所以Laszlo搬了出去,和黑人朋友(以及黑人朋友的小孩)一起住在挖碳工人的宿舍里……这个宿舍里的摆设很像集中营的摆设。而在这个集体宿舍里,Laszlo在用鸦片,因为Laszlo在欧洲的时候受过伤。整部电影他一直在用鸦片止疼。

某天,Laszlo出去挖煤,然后Harrison出现了,道歉了,付款了。而且Harrison对新的图书馆的观念也转变了,觉得新的图书馆非常好,非常modern,新图书馆甚至还上了杂志封面。Harrison发现这个口音很重的建筑师Laszlo还在欧洲小有名气,设计过很多不俗的建筑。Harrison邀请Laszlo去他家参加聚会。Laszlo没把他的邀请当真,夜晚,他去Jazz bar打算留宿但是不让,然后他去看禁片希望在电影院睡觉,但是也不让。在街上游荡的Laszlo熬到了早晨,遇到了Harrison派来的司机,司机接送Laszlo去Harrison家参加聚会,聚会上,Laszlo说起了自己在欧洲的遭遇,聚会上的一对夫妇说自己可以给Laszlo提供帮助把妻子和外甥女接过来。在聚会上,Harrison谈起了自己的家庭:他由妈妈抚养长大,自己发达了以后外公外婆来要钱……由于Laszlo的口音太重,我没听清他说了啥,但是说完以后,Harrison很开心,Harrison评价Laszlo intellectually stimulating。被Laszlo stimulate以后,Harrison邀请所有宾客去附近的山坡上,室外温度很冷,Harrison当即宣布:在这个山坡上,我要建造一个礼堂,建筑师我已经找好了,就是Laszlo。


影片的第一部分结束于Laszlo设计出了礼堂的模型的时候。然后就是十分钟的intermission。由于电影太长,这部电影贴心地给了观众休息的时间。

第一部分的剧情很贴合一个移民来美国的经历和感受。的确,没了纳粹和战争却是好了不少,但是,一个移民初来美国从零开始从头做起的艰辛也不是旁人可以体会的。
电影第一部分的Harrison是Laszlo的贵人。Harrison有两个小孩:一对龙凤胎:Harry和他的twin sister Maggie,他们是Harrison的两面: Harry有着白人男性的傲慢,Maggie则友善友爱对Laszlo很友好。Harrison对待Laszlo就是有高傲,也有友善。然后,在电影的第二部分,两人的关系直转急下。


电影的第二部分开始于Erzsébet和外甥女Szofia的到来。战争摧残了她们,Erzsébet因为饥荒所以下肢无法动弹,坐在轮椅上,而Szofia完全不说话。Harrison邀请一家三口来吃饭,但是他在宴席上扔了一枚硬币给Laszlo,并说道:“或许你可以把这枚硬币捡起来。”

Harrison对Erzsébet的态度很奇怪,表面上很友善,但是,Harrison看到有Erzsébet陪伴的Laszlo感到醋意大发。

在Erzsébet到来以后,Laszlo在工作上也和同事矛盾重重。Harrison找了另一个建筑师(好像叫James)来和Laszlo一起工作,目的是减少预算。为了减少预算,James决定砍掉Laszlo设计的很多细节,Laszlo非常生气,而从他与很多工作人员有了矛盾。由此可以看出,Laszlo有着艺术家的高傲,有一说一,我如果在工作场合遇到Laszlo这样的同事,我可能也不会很高兴。
之后,Harrison家族的生意遇到了事故,礼堂的工程被迫中止了。Laszlo一家三口去了纽约。时光荏苒,Szofia已经可以开始讲话了,还怀孕了,还决定去耶路撒冷了……我脑子里不禁冒出疑问:耶路撒冷的生活会比较好过吗?我不是犹太人,我是无神论者,没有宗教信仰,可能对于Szofia来说,她需要一个有宗教信仰认同的地方。
Harrison的人在这么多年之后还是找上了Laszlo,Laszlo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意大利好朋友的,大理石作品介绍给Harrison。这些大理石是艺术家最开始用来做反抗纳粹的装置艺术的。但是在意大利,Harrison强奸了Laszlo……这段情节其实是为了展现艺术家如何在资本面前失去自我的~~~失去自我Laszlo非常痛苦,在工地发脾气……我看到强奸这个情节觉得很震撼!

一天夜里,Erzsébet腿疼,Laszlo给她用了鸦片,导致Erzsébet口吐白沫。overdose了。Laszlo把她抱起送到医院。在医院里,Erzsébet说“This country is rotten…”两人似乎也决定和他们的外甥女一样去耶稣撒冷。
最后,Erzsébet来到Harrison面前,控诉Harrison是个强奸犯,Harry非常生气,强行拖走了Erzsébet,反倒是Maggie冲上去阻止Harry,还对Erzsébet道歉。
尾声:Laszlo很老了,他的作品在威尼斯展出。他坐着轮椅来到了展厅,以前是Erzsébet坐轮椅,现在是他坐了,以前是Szofia说不了话,现在是他无法说话了。Szofia在台上致辞: It is the destination – not the journey.
It is the destination – not the journey.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认同 what the matters is the journey not the destination. 但是,Laszlo的经历太过苦难,最后建成的礼堂居然是用来纪念那个强奸他的男性的妈妈的。如果光看这个礼堂(destination),礼堂本身是很好的。但是一看journey,journey过于苦难,Laszlo牺牲了很多,这样的journey不值得提倡。

对于强奸的戏份,我觉得这段其实是一段隐喻并非真实的情节。我在意识到这一点以后,突然很怀念《阿诺拉》,《阿诺拉》里面都是真人。

无论是钢琴家,还是建筑师,他们都幸存了下来。